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管理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川观新闻 :向“新”而行!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专家学者热议新质生产力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 来源: 川观新闻  日期:2024-04-26 08:56:34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余如波 边钰 王晋朝 摄影 向宇

    4月25日下午,由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在四川传媒大厦举行,汇聚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媒体传播等多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会。

    活动过程中,各方观点交流碰撞,核心是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文旅产业可能的新图景进行畅想,也对热门文旅产品、网红热点现象开展深层剖析,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看待行业的新视角。根据活动现场实录,川观新闻记者对专家观点进行了梳理。

    圆桌对话现场。

    王亚民:文旅从业者要有“破圈思维”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以创新互动产品《清明上河图3.0》的实践为案例,分享了文旅产品破圈背后的走红“密码”。

    王亚民在成立仪式上开展主题演讲。

    多年前,故宫就用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其中的代表产品为《清明上河图3.0》。王亚民介绍,《清明上河图》本身已经超出了绘画、艺术领域,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符号。而《清明上河图3.0》通过全息技术、人像捕捉、多媒体投影互动等技术,构筑了一个真实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方式不仅保留了作品原本的美学价值,也让观众走进了文物,体味传统文化美韵,并且也不伤害画作真迹。

    王亚民建议,四川文旅的从业者要有“破圈思维”,进行业态创新,不妨从培育文旅新供需模式入手;同时,注重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的成果转化,像《清明上河图3.0》一样,释放数据要素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潜力。

    宋洋洋:融入新科技,培育更多文旅新场景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借助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领域,到了临门一脚的阶段。从技术的突破、产业的转型和要素配置方面来看,催化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以OpenAI等为代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技术)模型,在对文旅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向数字文化产业跃进的步伐。不过,宋洋洋也提醒,数字文化产业虽然增量可观,但应用场景目前还比较模糊。

    宋洋洋在成立仪式上开展主题演讲。

    对于文旅从业者,宋洋洋认为当前大家需要切换发展逻辑。“如今,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释放出对沉浸式文旅体验的巨大需求。”宋洋洋表示,这一转变为文旅人提供了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以及业态创新的独特机遇,可以着力在创新产品供给予满足公众需求之间下功夫,融入新科技,培育更多的文旅新产品、新场景。

    杨振之:要看到文旅热词背后的用户分化特征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杨振之浸淫文旅行业多年。在他看来,从当下的“citywalk(城市漫步)”等流行热词中,可以看出高净值用户和价格敏感型用户在市场里的分野,这也提醒从业者注意文旅市场的用户分化特征。

    杨振之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杨振之解释,高净值用户对文旅产品的价格关注度低,围绕这部分人打造的文旅产品、配套服务相对完善。而另一批以城市中产阶层为主的消费人群,他们更加青睐短期休闲文旅产品,人均消费相对较低。“现在这些家庭里的老人、小孩,都有加入‘citywalk’的趋势,很多免费开放的城市街区内人流如潮。”

    同时,杨振之也观察到了另一种类似的现象——徒步热。“在城市的郊区,很多不收门票的、也不是所谓A级景区的地方,相继迎来持续的打卡人流。”杨振之解释,这样的现状既说明了大家对接近自然的渴望,也反映了文旅消费特征。

    李明泉:文旅产品融合发展的特质会更加凸显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李明泉认同当下文旅市场消费侧分众化的消费趋势。从消费侧上溯到文旅产品的供给侧,李明泉认为未来文旅产品融合发展的特质会更加凸显。

    李明泉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文旅产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之前文旅是个相对窄一些的领域,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近年来和农业、工业、商业等多个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明显。”李明泉表示,以往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现在也能相互碰撞、联系,并融合生成新形态的文旅产品。“未来,我认为应该继续坚持融合发展的思路,不要有做出来‘四不像’产品的思想包袱,要多思考不同领域的创新结合。”

    单士兵:媒体传播在文旅热点打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重庆日报党委委员、编委单士兵看来,媒体的传播属性,也能在文旅热点打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文旅行业热点、爆点的生成,往往需要经过新兴产品的打造、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媒介传播的助推等一系列环节。”单士兵强调,媒介的传播推广这一环,能为文旅产品的出圈提供关键的助力。

    单士兵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从去年出圈的哈尔滨旅游,到近期的天水麻辣烫,大家都应该能发现发达的媒介环境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单士兵表示,媒体自身的融合发展与文旅行业的创新发展呈现双向奔赴的态势,媒体有内容层面的优势资源,并正在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这样的背景下,文旅产品借助媒体的聚焦和传播,能够让自身的特质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汤继强:用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行业“N”个未来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研究科学家汤继强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文旅行业未来的图景进行描绘。“不只是文化、旅游两个词,大家的想象力不妨可以再大胆一点。”汤继强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到关联产业的相互作用当中。“包括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还有未来材料等等在内的‘N’个未来,都与文旅有关。”

    汤继强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汤继强说,无论文旅行业与何种“未来”相互作用,根本目的都应该是服务人们的美好生活。“有更多的参与方加入这些‘未来’,文旅行业的发展前景就会更广阔!”

    王冲:成立文旅智库正当时

    开云在线注册,开云(中国)副校长王冲看重川观文旅智库背后蕴含的潜力。在文旅行业呼唤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当下,联合高校机构、专家学者、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共同打造川观文旅智库,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领域开展研究,其成立正当时,并且兼具传播优势和学术优势,能在目前的智库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王冲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大家对智库机构的重视,实际上源于官方决策需要有科学的论证这一需求,如果没有前期的科学论证,决策就可能失误。”王冲表示,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工具、新的劳动对象等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主流媒体在传播上具有资源优势,可以与文旅业界的相关从业方的优势互相整合,共同生成、输出、推广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一起助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陈加林:要培养文旅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四川省旅游学会会长陈加林解读了西部地区文旅发展的背景。他从产业整体布局和产业政策的层面指出,为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等服务业将被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包括一批旅游强县在内的特色县域经济实体持续发展,将为百姓致富增收提供助力,也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链创造了条件。

    陈加林在川观文旅智库成立仪式上。

    发展智慧旅游新产品,离不开“人”这一关键要素。“我理解,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文旅领域的创新引领者。”陈加林进一步解释道,他们需要具有现代旅游的观念和视野,了解旅游消费市场的新需求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能掌握并运用具有现代科技含量的生产工具,是引领文旅行业创新发展的本源动力。


    编审:张源